房天下>  资讯中心  >大连房精灵>  正文

手机看新闻

房地产新风向:保障房建设再提速

大连房精灵2024-06-28 17:53:38来自北京市

摘要:

【房地产新风向:保障房建设再提速】辽宁大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谈及房地产“收储”模式及其对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的影响。当前,地方收储模式在解决存量住房问题上展现出潜力,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分歧。刘俏强调,应加大对保障房建设的支持力度,以满足未来新市民的住房需求。

正文:

房地产市场正在复苏,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了新的焦点。最近在辽宁大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提到,地方“收储”模式在解决库存问题和缓解房企资金压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刘俏表示,当前的政策指导下,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不仅可以加速去库存,还能增加保障房市场供给。但由于收益匹配、政府财力和供需矛盾的担忧,市场对地方“收储”成效的预期仍存在分歧。

刘俏指出,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市场需求巨大,一线城市和低线城市之间的需求差异也很明显。尤其是很多城市存在着商品房库存过多的问题,这些城市更适合实施“收储”模式。面对消费需求不足,刘俏呼吁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以增加消费需求,从而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动力。他还提到,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大量农业就业人口将逐步向城市转移,这部分群体的主要需求是保障性住房。因此,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新方向。

小编点评: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复杂形势和多样化需求,地方“收储”模式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市场和政府还需面对许多挑战,例如保障房的租金回报率低、地方财力不足、供需区域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市场化运作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刘俏的观点提到,地方国企在“收储”模式中的主导作用显现,但长远来看,开发商的市场化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当前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在发展保障性住房上的主观动力不足,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鼓励措施。综合来看,保障房建设不仅是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未来,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有效的保障房体系,将是各方需要持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